|
動物植物標本展示透明硅膠,在很多的標本展示的過程中都是放置在容器當中的,為了讓標本能夠常年的保存,不被破壞和編制,所以要在容器當中灌注透明的材料來封裝標本,這種透明的材料能夠常年保存,不會變黃,不會收縮,無毒無害,環保。
以前的標本都是浸泡在福爾馬林當中的,福爾馬林具有嚴重的致癌的物質且只能保存在容器當中,很不方便。為醫院和學校的標本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教學方便。而應用于這項技術當中的硅膠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作用:人體的70%是液體.利用塑化標本化技術,可以使尸體組織內的液體通過一個特殊的真空過程由活性塑料如硅橡膠,置換出來.但人體細胞及人體的本來面貌即使在顯微鏡下觀察都仍舊保持其保存前的狀態.用硅橡膠氣體熏蒸***就慢慢被有機硅置換出來,無味,能長久保存的成品標本.
整個生物塑化技術的流程包括:
一、固定、儲藏:要經過濃度為10%-20%的甲醛水溶液進行灌注,然后在4%的甲醛水溶液里浸泡至少4個月的時間,之后才可以解剖。甲醛(35%-40%的甲醛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在此起到的作用是固定,殺菌。
二、解剖:將尸體剝皮后,清除容易腐爛的脂肪等物質,暴露出來神經、肌肉和骨骼,清理一具人體標本,平均需要1500-2000個小時。
三、定型:工作人員用小夾子、鋼針、針頭、木頭等用具把脫水的尸體一點一點地擺成造型。這時人體標本的肌肉,干而澀,沒有一點彈性,一根根血管、一塊塊肌肉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