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新修本草》。[中藥材學名] Flos Carthami。(英)Safflower
別名 草紅、刺紅花、杜紅花、金紅花。商品名:杜紅花:產于浙江寧波者。質佳。
懷紅花:又名淮紅花。產于河南溫縣、沁陽、武陟、孟縣一帶(舊時懷慶府)者。質亦佳。
來源 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管狀花。【考 證】:出自《本草圖經》:“紅藍花,即紅花也。今處處有之。人家場圃所種,冬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梂匯,多刺,花蕊出梂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復出,至盡而罷。梂中結實,白顆,如小豆大。其花暴干以染真紅,及作燕脂。主產后血病為勝。其實亦同。葉頗似藍,故有藍名。”《本草述鉤元》:“紅藍花,養血水煎,破血酒煮。”
【生藥材鑒定】:干燥的管狀花,長約1.5厘米,橙紅色,花管狹細,先端5裂。裂片狹線形,長5~ 7毫米,雄蕊5枚,花藥黃色,聯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頭露出。具特異香氣,味微苦。以花片長、色鮮紅、質柔軟者為佳。顯微鑒定 :粉末:紅棕色。①分泌細胞長管道狀,直徑5~66μm,胞腔內充滿黃色分泌物.②花粉粒類圓形、橢圓形或橄欖形,直徑39~ 60μm,有3萌發孔,光切面觀外壁齒狀突起。③草酸鈣方晶方形或長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細胞中。④花柱表皮細胞分化成單細胞毛。此外,有花冠表皮細胞、花粉囊內壁細胞、花藥基部細胞及藥隔網紋細胞等。 本品以色紅黃、鮮艷、無枝葉、質柔潤、手握軟如茸毛者為佳。
1.化學成分:含有紅花醌苷、新紅花苷、紅花苷、紅花黃色素和黃色素。另含紅花油,油中包括棕櫚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等。
2.藥理作用:有輕度興奮心臟、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保護和改善心肌缺血,縮小心肌梗死范圍;紅黃色素分離物能對抗心律失常;煎劑、水提液、紅花黃色素等能擴張周圍血管、降低血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纖維蛋白溶解,降低全血粘度。注射液、醇提物、紅花苷能顯著提高耐缺氧能力,對缺血乏氧性腦病有保護作用。煎劑對子宮和腸道平滑肌有興奮作用。紅花黃色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痛、鎮靜和抗驚厥作用。此外,紅花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作用;紅花黃色素有免疫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