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廠位于鄰近的中山市,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投入使用,屆時將把該公司模具生產能力增加一倍以上,并新增20臺注塑機以擴大業務范圍。
在經歷2008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后,由于美國企業紛紛采取了降低成本的措施,刺激兆鴻的營收回升,特別是汽車零部件市場,公司所有者兼總裁趙國勇在6月28日在其深圳工廠接受采訪時說道。
他說:“美國市場在走下坡路,他們需要節省成本。他們需要到其他國家尋找可利用的資源。”
兆鴻在國內有120名員工,并于2007年在美國康涅狄格州Bantam設立了銷售處,此外還在英國Denbighshire設有銷售處。趙國勇說,該公司在法國和巴西有代理商,現正在其他國家尋找銷售代表,包括德國。
新廠投資對于兆鴻這樣規模的公司來說著實龐大,此番建廠表明,在中國市場的成本日益上漲的壓力下,有一些公司在積極調整適應變化。
兆鴻首次購買德國產CNC機器,其速度是其目前使用的臺灣機型的三倍,同時也設法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效率。
趙國勇說,中國的薪資水平大幅上漲,2008年以來已經漲了20%,該公司模具工人的平均工資每月約為5000元人民幣。
但是,盡管成本上漲,他預計該公司生產的模具的最終成本仍比美國同類模具低50%。
他補充說,由于人民幣升值,前幾年該公司損失了一些家用品和醫療業務合約,而現在事實證明,人民幣升值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因素。
趙國勇說:“成本上漲并不是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在設法完善員工的素質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盡量縮短交貨時間。”
最近該公司從本地的模具生產專門學校招聘了30名畢業生,現正對他們展開培訓,此外還在美國或英國尋找模具制造商派人到中國進行培訓,但目前還未找到。
他說:“眼下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培訓合格的員工。”
他在2001年創辦了兆鴻公司,此前他從模具制造專業大學畢業,并在本地模具行業積累了10年的經驗。
早先在一家本土模具生產廠擔任出口經理的時候,他就已經預見到了,隨著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更多外國公司將來中國采購模具。
目前,兆鴻模具所有的業務都面向出口,其中90%以上進入美國和英國市場。
他說,該公司正在努力擴大在中國本國市場上的業務,包括在汽車和醫療領域,并把目標瞄準中國國有企業或在中國經營的跨國公司。目前該公司在中山進行部分汽車零部件的生產。
此外,兆鴻還在拓寬業務模式。去年,該公司設立了名為深圳市兆嘉精密模具配件有限公司的分公司,生產諸如噴射器頂針和套管這類的模具零部件。公司現有60人。
中山新廠在占地面積上將增加三倍以上,達到約23000平方米,也將新增20臺注塑機,目前該公司有9臺注塑機。
趙國勇說,公司希望擴大注塑和成品組裝的生產規模。
他的工廠位于深圳某工業區內,這里約有100多家模具生產廠。在參觀工廠時他說道,目前該公司承接了網絡電話生產商Vonage的一個電信設備組裝項目。
兆鴻模具去年的銷售額為5170萬元人民幣(800萬美元),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超過6460萬元人民幣(1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