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主要研究了多聚甲醛的生產、消費、進出口、原材料、價格和生產技術情況,對中國多聚甲醛生產商和主要下游消費領域進行了分析,對2011~2015年多聚甲醛市場趨勢進行了預測。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多聚甲醛產能達到491000噸/年,占全世界的57%。2010年多聚甲醛總產量為127200噸。2009~2010年,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游行業低迷,多聚甲醛生產已明顯放緩。截至2011年4月,中國已有30家多聚甲醛生產商,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北、江蘇等原材料豐富、交通便利的省份。另外,新疆西域樓蘭公司和山西三維公司正計劃進入多聚甲醛行業。
2010年中國仍舊是多聚甲醛進口國,全年進口23123噸,出口6844噸。隨著國內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與過去幾年相比,多聚甲醛的進口量下降,2010年進口量僅為2003年高峰期的一半。
多聚甲醛的價格波動主要受甲醇或者甲醛的影響。2009年的低潮期過后,受原材料價格的支持,從2009年12月起,多聚甲醛價格開始緩慢上升,并在2011年迅速爬升。到2011年4月,山東市場多聚甲醛主流出廠報價攀升至4900~5200元(噸價,下同),與1月份出廠報價4400~4800元相比,上漲了400~500元,在金融危機后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點。6月底多聚甲醛主流出廠報價在4700~5200元,市場主流商談價在4700~4800元。
2010年,中國多聚甲醛消費達到了143500噸,占全球消費總量的43%。在中國,多聚甲醛主要用于農藥、樹脂、醫藥等領域。農藥行業是多聚甲醛最重要的消費領域,占2010年總消費量的76%,其次是樹脂。其中,采用AEA路線生產的草甘膦是多聚甲醛最大的下游消費產品。2010年,消費在AEA路線草甘膦的多聚甲醛占其在農藥消費量的88%,而且在總量中也占到67%。
西美信息研究員蘇燕軍認為:越來越多的農藥及樹脂企業采用國內的產品,國內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上升,這也意味著多聚甲醛的進口依賴度在不斷下降。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國內多聚甲醛的生產和消費都會保持一個增長的趨勢。其中在農藥領域消費的增長率將會下降,而在樹脂領域多聚甲醛消費比例將會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多聚甲醛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競爭將日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