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在廣州舉行的2011中國國際橡塑展(Chinplas)展出了Ecovio和Ecoflex這兩種生物降解塑料產品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生物降解塑料的局限性。
巴斯夫亞太區特種塑料負責人Tobias Haber說:“我們的目標很明確,要讓生物降解塑料具備和普通塑料一樣的性能。我們的目標并不是所有類型的塑料。”
巴斯夫聚焦于生物降解塑料能夠實現增值,同時在性能上絲毫不差的領域,包括塑料薄膜和包裝。
Haber說:“我們只想使用對可持續發展有幫助的可再生產品。我們希望專注于有望通過生物可降解性實現增值的領域。”
“我們并不打算替換世界上所有的塑料。”Haber最為看重的兩種產品是農用薄膜和用于堆肥處理的塑料袋,農用薄膜則可被再度用于農田中。隨著這種塑料袋的推廣,將促進全球工業堆肥設施數量的增加。Haber說:“我們特別注重于適用工業堆肥處理的市場。”巴斯夫還在泰國和德國啟動了一項試點堆肥計劃。
巴斯夫有意把該計劃在全球范圍鋪開。
在巴斯夫的新聞發布會上,Haber拿著巴斯夫的一個可堆肥塑料袋和一個小垃圾桶說道:“消費者可用這種塑料袋來采購商品。這種袋子結實耐用,可多次使用,隨后消費者還可用其盛裝生物垃圾并丟到生物垃圾桶里。”
“這種塑料袋十分衛生,無異味,使用和處理都很方便。”
在把裝有有機垃圾的可堆肥袋送入工業堆肥設施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塑料袋將被分解成無害的碎片。而根據特定用途定制的農用薄膜隨著時間的過去,也會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殆盡。Haber說,由此留下的堆肥料并不是垃圾。他說:“我們不把有機廢棄物視為垃圾。我們視之為一種有用的資源-堆肥料實際上是一種很有市場的商品。”
自1998年以來,巴斯夫至少已經推出了一種生物降解產品線。
Haber說:“或許我們在這方面走得太早了。市場還沒有完全形成。”
如今,隨著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巴斯夫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Haber補充說,在中國,巴斯夫的這些目標與中國政府近日公布的第12個五年計劃十分相符,政府在該計劃中大力倡導發展堆肥設施。在2008奧運會期間,北京市已經在小范圍內對工業堆肥進行了嘗試。Haber說,這些嘗試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他說:“首先要讓消費者對產品有切身的體驗,體會到其價值所在。而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希望證明這些生物可降解產品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行之有效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