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注塑機生產商海天國際控股公司在3月16日宣布,其2010年銷售額比承受經濟危機重壓的2009年猛增80%,首次突破70億元人民幣。
海天在提交給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呈報中說,中國國內需求和出口-尤其是對巴西和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增長推動了對海天機器的需求增長,再加上在經濟危機時期實施了財政緊縮措施,促使海天創下了30%的最高利潤率。
海天稱其2010年的注塑機銷量創下了3萬臺的新高,公司官員說,進入2011年后沒有顯示出任何的需求趨緩跡象。
海天稱,今年1月和2月的需求量比2010年同期還要高20%。
不過,海天仍告誡說,中國政府為控制通貨膨脹而實施財政緊縮措施可能使需求放慢,而且在下游行業和原料價格上都存在不確定因素。
海天其2010年銷售額為70.57億元人民幣(10.7億美元),利潤額為10.6億元人民幣(1.612億美元),比受到全球經濟危機重創的2009年猛增了136%。
海天把銷售的大幅攀升歸功于多個因素,其中包括對Mars系列節能機器的極大需求,該機型占到2010年海天銷售總額的68%,同比翻了一倍以上。此外,海天旗下的Zhafir Plastics Machinery公司生產的全新Venus系列全電式塑機的需求也很旺盛。Mars系列已迅速成為海天銷售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海天稱,隨著塑料成型企業對節能機型興趣大增,其在2010年售出了2萬臺Mars機器,遠高于2009年的9500臺和2008年的4700臺。
海天集團的執行總監兼CEO張劍鳴在年報中說:“2010年海天在銷售額和利潤上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增長。通過我們的創新產品和一系列戰略措施,包括在經濟危機期間實施的加強成本控制、提升生產效率和完善售后服務,幫助我集團占領了更多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客戶基礎。”
海天還在給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呈報中說,其2010年的出口銷售額回升至16.9億元人民幣(2.56億美元),比2008年的最高出口記錄還要攀升了26%。
海天說,去年對巴西出口了約1000臺塑機,對土耳其出口了600臺,而于2010年中期在德國投入運營的Zhafir子公司也在歐洲售出了約500臺塑機。
海天還計劃于5月到越南建廠,該廠將主要瞄準出口。海天認為,隨著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回暖,給他們的出口銷售增長帶來了更多機會。
在中國國內,海天稱其2010年銷售額攀升79%至52.2億元人民幣(7.94億美元)。
不過,海天也對中國政府采取緊縮政策以控制經濟過熱而使需求放慢的風險表示出擔憂。但是,“考慮到大眾購買力日益增強,而且中國政府繼續為相關行業提供扶持”,海天總體上仍對中國的消費增長持樂觀態度。
海天稱,近年來該公司一致在努力提高生產效率,除推行精益生產外,還把雇員平均注塑機產量從2007年的5臺提升至2010年的7臺。從2007年以來,海天的雇員平均銷售額已經增長了60%。
海天稱其致力于進一步加強研發,包括將在2011年下半年推出新的Pallas液電節能機器系列,并在2011年底推出全電式版本的Mercury系列。
海天還透露有意吸納新技術,設法打開在中國市場上占據很大比例的進口塑機消費群,這些塑機主要產自日本、德國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