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中國轎車銷量激增,歐洲和美國輪胎生產商需求強勁,后有糟糕的天氣影響供應,橡膠價格料將在未來數月維持在紀錄高位附近。同時,橡膠樹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同樣可能阻礙主要橡膠生產國的擴產計劃,進一步支撐橡膠價格。
據路透社報道,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經濟學家Jom Jacob表示:“輪胎業通常通過緩慢漲價的方式將成本上升的壓力轉嫁給消費者,每次漲價3%-5%。
2月天然橡膠價格觸及每公斤6.40美元的紀錄高位,較一年前的價格翻倍,不過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輪胎(Goodyear Tire))等輪胎生產商的需求沒有下降的跡象。米其林將最高提價12%。固特異輪胎季度虧損小于市場預期,因利潤率更高的輪胎銷售抵消橡膠成本上升的影響。
逾70%的天然橡膠用于生產汽車輪胎,即使主要生產國想要擴大種植園來提高橡膠產量,他們仍可能遇到一些問題,如天氣因素。拉尼娜氣候導致去年和今年初東南亞大部地區大量降雨,令收割中斷。占全球產量70%的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國進入干燥的冬季,將進一步減少今年上半年膠乳產量。
“即使生產商已經開始大范圍種植橡膠樹,這些樹的樹齡較年輕,仍將需要最多七年才能開始生產膠乳···因此未來幾年價格不會下跌。”Phillip Futures投資分析師Chung Yang認為。
供應擔憂和中東與北非動亂推高油價,推助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期膠觸及每公斤535日圓(6.54美元)上方的紀錄高位,亦提振現貨市場人氣。
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預期,2011年包括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在內的全球橡膠需求將達到2,550萬噸,高于2010年的2,390萬噸。
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預期,2011年其會員國天然橡膠產量為970萬噸,較上年增加近5%,這些國家的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2%。
2010年年終庫存預計為約93.5萬噸,較上年低逾20%。
根據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的數據,價格上漲驅使一些生產國計劃今年提高產量,其中馬來西亞計劃增產11.8%,而擴產計劃最大的柬埔寨計劃增產不超過60%。
泰國農業部稱,今年計劃擴大12.8萬公頃(31.63萬英畝)的種植面積,2004年以來已擴大16萬公頃。目前泰國橡膠種植面積為190萬公頃。泰國是全球最大的橡膠生產國。 該國計劃今年出口290萬噸橡膠,高于去年的270萬噸。
印尼橡膠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第二大生產國印尼計劃今年生產308萬噸橡膠,較2010年的280萬噸高10%。
勞動力短缺可能影響目標產量
新興出口國柬埔寨今年預期生產63,200噸橡膠,高于2010年的44,500噸,全部用于出口。柬埔寨政府給予外商投資橡膠稅收優惠和長期特許權。受此影響,該國產量料將在2015年以前升至8萬噸,屆時越南投資者種植的橡膠樹將成熟并開始產膠乳。
但是一些國家可能無法達到他們的目標,因過度收割可能導致產量下降。去年11月的洪水令泰國失去1.6萬公頃的橡膠樹。
價格回調?
盡管下半年價格可能出現回調,下跌料將短暫,即便是政府開始升息以控制通脹。
2010年中國轎車銷量創新高,今年1月上升16.2%,暗示輪胎用橡膠的需求將繼續強勁。考慮到中國經濟強勁,1月天然橡膠進口減少料將是暫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