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對位芳綸此前全部依賴進口。據東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蘇州兆達特纖科技有限公司芳綸項目總負責人劉兆峰教授介紹,為打破國外對對位芳綸技術的壟斷,他和他的技術團隊歷時10年,經過千百次的實驗,才研發出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對位芳綸技術。該項目創造性地發明了對位芳綸產業化關鍵技術,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啟動的千噸級對位芳綸纖維高技術產業化工程項目,將使我國對位芳綸材料應用技術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其中第一期年產500噸的對位芳綸生產線已竣工投產。
位于常熟市海虞鎮的蘇州兆達特纖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首家實施對位芳綸產業化的單位。對位芳綸是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不可缺少的新材料,最突出的性能是高強度和出色的耐熱性。它的強度是鋼絲的6倍,是高強度尼龍工業絲的2倍,自上世紀60年代發明以來只有美國、日本兩個國家實現了規模化生產,被稱為“王牌纖維”,可以用作輪胎任何部位的理想骨架材料,發達國家已經用芳綸防彈產品廣泛裝備軍隊和特種人員等。
劉兆峰告訴記者,對位芳綸的研究從“六五”開始一直是我國重點攻關項目。經過幾代紡織科技人員的努力,現在終于實現了對位芳綸纖維的完全國產化生產。他說:“為促進中國高性能纖維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公司去年對對位芳綸進行試生產,產品已投放市場,今年開始全面實現產業化。”
“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它標志著這種高性能纖維被極少數國家壟斷的局面已被打破。”該項目首席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化纖專家季國標對此表示:“在常熟海虞,我看到了具有中國知識產權的對位芳綸產業化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