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高起點波動
去年年底,國內PVC價格在沖高之后進入理性回歸,但PVC價格下跌幅度和速度分別大于、快于原料價格下跌,PVC企業經營狀況很快由高盈利變為面臨虧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1年成本和供需關系仍是決定國內PVC市場價格的關鍵。由于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突出,供大于求態勢難以改變,而原材料及各種動力成本始終較高,PVC企業盈利難度加大。
為保證“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如期完成,去年各地不斷加大落實相關限產政策,其對氯堿及相關行業的影響在下半年逐漸顯現。PVC行業受電石原材料供應緊張以及限電、限產等措施影響,行業在產裝置月平均負荷始終在60%上下。開工不佳造成市場貨源短缺,PVC價格在去年9月份之后明顯上漲。然而,原材料價格居高和開工率偏低導致綜合成本增加,產品價格上漲并未從根本上改善行業整體的運營效益。
“十二五”期間,國家針對“兩高”行業將會制定更趨具體的能耗控制、清潔生產、差別電價等執行措施,國家宏觀政策的落實將引發PVC價格震蕩。而且,2011年國家對行業規劃強調調控,房地產的陰晴變化也會影響PVC需求,預計今年國內PVC市場價格將會在高起點波動,年內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出口有望擺脫低迷
去年1~11月份,中國累計出口PVC純粉21.4萬噸。海外需求持續低迷、國內市場價格走高、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極大影響了我國PVC純粉的出口貿易。如不考慮2009年金融危機的特殊因素,2010年國內PVC純粉出口量有可能成為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去年PVC純粉出口市場來看,俄羅斯和一些中亞國家已經取代了印度、土耳其成為中國PVC純粉的主要出口市場。
PVC產能不斷增加將使生產企業努力尋求更合適的出口貿易空間,隨著各國經濟恢復和對外貿易交流秩序的認同度提高,中國PVC出口業務有望在2011年取得反彈。
多樣化整合加速
業內人士預測,我國PVC行業正在經歷或者未來必然要經歷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的調整,將由高速發展向平穩整合過渡。而且2011年新增產能大量投產,將加快行業整合的步伐。
今后PVC行業整合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煤炭、電力、冶金等資源性行業向PVC業擴張。現有PVC生產企業中已經有很多煤炭、電力等背景的企業,如內蒙古君正化工、內蒙古億利化學、內蒙古吉蘭泰鹽化等,該類企業數量正在逐步增多。二是上游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方式對PVC生產企業進行整合,如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同神馬集團合并組建了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這種整合未來將會更加多見,我國PVC行業發展將更為多樣化。
此外,東部氯堿企業尋求精細化發展思路,大型PVC生產裝置將逐漸西移。西部地區依靠資源、能源價格優勢,裝置大型化、集中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對PVC市場的控制力逐漸加強。而東部地區不少PVC企業一方面面臨搬遷壓力,另一方面行業準入里面規定,東部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電石法PVC項目及其配套燒堿項目,最近兩年東部搬遷或改擴建企業已不把PVC業務作為主要方向,更多的是利用自備氯氣資源進入門檻高、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領域。譬如,福建東南電化在2010年停車搬遷后,將在未來兩年內建成年產14萬噸的甲苯二異氰酸酯(TDI),用其副產氯化氫配套生產10萬噸/年的電石法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