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搶眼的當屬電力企業。2008年11月,大唐發電公司與控股股東大唐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46萬噸煤制烯烴氣化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生產出合成氣;今年1月中旬,國電電力發布公告,公司持股51%的英力特集團擬在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投資建設煤基多聯產化學工業園;今年9月30日,華電集團與陜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華電集團將通過收購陜西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公司股權,大力發展煤化工及其下游產品。
賺得盆滿缽滿的房地產企業也悄然潛入煤化工領域。早在2007年,主營地產和金融業務的中國泛海集團投資上百億元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右旗建設特大型煤化工項目,2008年又在山東投入37.8億元建設水煤漿加壓氣化多聯產項目。2009年12月24日,該項目已順利產出合格甲醇產品。
鋼鐵企業也成為進軍煤化工主力之一。2009年7月,江蘇沙鋼集團與臺灣和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在泰興經濟開發區投資24億元建設煤化工項目。其中,一期工程30萬噸煤焦油、10萬噸粗苯深加工生產線。
釀酒業也加入進來。西部最大的白酒生產企業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投資9.7億元,建設年產焦炭95萬噸焦化項目。今年1月27日,該項目進行了公開招標。
看好煤化工發展的還有電子信息產業的大腕。今年9月12日,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與棗莊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稱,今后5年內,聯想控股將投資180億元,建設百萬噸烯烴及精細化工基地。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在簽約儀式上說:“化工尤其是煤化工將是聯想的重點投資方向。”
如此多兵種涉足煤化工領域,反映了國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對資源爭奪的加劇。業內專家提醒說,煤化工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其核心技術的掌握更是考驗。如果沒有專業的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在煤化工領域也是很難淘到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