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工業發展帶來更廣闊合作空間
中華化工網訊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首屆海峽兩岸潤滑脂交流會上獲悉,近年來兩岸的潤滑脂貿易實現快速增長。2010年1至7月,兩岸之間的潤滑脂貿易總額達到232.4萬美元,同比幾乎翻了一番,增長達到99.53%。
據記者了解,大陸與臺灣地區之間一直都有潤滑脂貿易,且互為潤滑脂出口地。據臺灣礦油商業同業公會統計,在亞洲,大陸是臺灣地區潤滑脂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近年來,臺灣地區出口到大陸的潤滑脂產值總額已從2004年的143.3萬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330.6萬美元。尤其是今年前7個月,臺灣地區對大陸的潤滑脂出口額已達到165.8萬美元,同比幾乎翻了一番。同時,大陸也一直是臺灣地區潤滑脂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地。2010年前7個月,大陸出口到臺灣地區的潤滑脂產值總額為66.6萬美元,同比增長116.1%。將兩地進出口數據合計后,今年1至7月兩岸之間的潤滑脂貿易總額已達到232.4萬美元,同比增長99.53%。兩岸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電子科技產業、電動汽車產業等新興工業的快速發展,兩岸在提高潤滑脂耐高溫、機械穩定、節能和長效等性能方面還將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據了解,上世紀70年代,隨著臺灣地區工業的蓬勃發展,生產所需的潤滑脂主要從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地進口。上世紀80年代,隨著當地石化工業技術的提升,臺灣初步提高了自己的潤滑脂研制和生產能力。上世紀90年代,臺灣的潤滑脂產業已經形成上中下游的一條完整產業鏈,可實現自給自足。進入21世紀,隨著潤滑脂生產技術的成熟和發展,臺灣的潤滑脂產品已能夠在海外拓展市場。2009年,臺灣在進口部分潤滑脂產品的同時,已能夠實現近2000噸的出口量。
另據商務部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至9月,大陸與臺灣地區的貿易總額達到1074.3億美元,同比上升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