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11月3日電(記者 Paul Eckert)---美國政客為討好因經濟困局而憂心忡忡的選民,將中國列為標靶口誅筆伐,但周二的中期選舉選出了一個“商業友好型”國會,這也許可以使中國問題有所降溫。
美國電視網預測,共和黨至少將拿下眾議院50個議席,獲得對眾議院各委員會的控制權,為奧巴馬的政策日程踩上剎車。
從加州、到中西部諸州、再到新罕布什爾州,民主黨人不斷指責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導致美國就業崗位流失,操控經濟以幫助中國國企取得相比美國投資者的優勢等。
大約有30個競選宣傳廣告含有對中國直言不諱的攻擊,其中賓夕法尼亞州的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喬?謝斯塔克(Joe Sestak)稱其共和黨對手、自由貿易支持者帕特?杜美(Pat Toomey)“應該去競選中國參議院”,但這沒能阻止杜美獲勝。
同時在伊利諾伊州,對手攻擊共和黨人柯克(Mark Kirk)受到在華生產的美國企業支持,但最後參議院席位還是由他贏得。
今年美中間的緊張關系因商業與貿易問題有所升溫。兩國在人權、氣候變化及臺灣、伊朗與朝鮮等問題上一直存在嚴重分歧,經貿一直是兩國關系基本的“黏合劑”。
眾議院在中期選舉前曾通過了一項旨在對匯率被低估國家的特定商品徵收特別關稅的法案。
但本月稍晚現任國會舉行短暫的“跛腳鴨”會議時,是否會跟進眾議院做法還很難確定。
很多分析人士認為認為匯率法案會被擱置,在奧巴馬竭力通過20國集團峰會等平臺與中國對話匯率政策之際,匯率問題會構成一種揮之不去的潛在威脅。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部門主任Walter Lohman稱:“多數的強硬措辭都是選舉年的陳詞濫調,選舉過後自會煙消云散。”
“相關強硬措辭會逐漸消失,未來任何針對中國的政策強行推進的可能性同時也會隨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