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高純度碳酸鹽被用作電動汽車(EV)鋰離子電池(LIB)的電解液溶劑。此次,以二氧化碳(CO?)為主要原料的高純度碳酸鹽量產技術的確立及生產裝置的商業運行,可大幅增加CO?作為化工品原料的消耗。
高純度EC和高純度DMC的技術許可新裝置
隨著近年來全球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和對儲能系統(ESS)增加的預測,預計市場對LIB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同時,從應對全球變暖的角度出發,LIB的主要部件也被要求采用CFP※1較低的環保型設計。
此次授權的技術,其生產原料約50%為CO?,作為CO?年消耗和吸收可達數萬噸的技術,受到全球關注。
高純度碳酸鹽生產技術工藝流程圖
旭化成和斯爾邦于2021年9月簽訂了年產10.8萬噸高純度EC和高純度DMC的技術許可協議。雙方共同推動生產裝置的設計、建設和試車,并于2024年11月按照協議完成了開車驗收,同時開始商業運行。該生產裝置每年可消耗5.4萬噸的CO?原料。
斯爾邦碳酸鹽(EC·DMC)項目總負責人許加樂表示:“斯爾邦將通過生產LIB電解液溶劑用高純度EC和高純度DMC,進一步拓展LIB的新材料產業鏈,助力可持續發展社會的構建。”
旭化成常務執行官、環境解決方案事業本部長松山博圭也表示:“旭化成自2020年起開展以CO?為原料的LIB電解液溶劑用高純度EC和高純度DMC的生產技術許可。今后也將大力推動CO?化學的商業化,為全球的環境課題提供解決方案,進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不斷做出貢獻。”
旭化成此次的碳酸鹽類電解液原料生產技術許可和自2004年以來的以CO?為原料的聚碳酸酯生產技術許可,每年可消耗30萬噸CO?,為CO?減排做貢獻。旭化成今后也將向全球推廣有助于大幅削減CO?排放的技術,從而助力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轉型。
※1 CFP: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的縮寫。指將產品和服務從原材料采購到廢棄、循環的全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換算成CO?排放量,在產品上顯示數值或顯示數值的機制。
<參考>
■關于斯爾邦
斯爾邦為盛虹控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生產高端石化產品。
盛虹控股集團創立于1992年,是石化煉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紡織全產業鏈一體發展的國際化高新技術產業集團。2024年,位列“世界500強”第171位,“中國企業500強”第48位。
■技術許可協議概要
(1)目標產品?產能:高純度EC3.8萬噸/年和高純度DMC7萬噸/年
(2)授予的許可權:在中國的非獨家制造權和面向全球的非獨家銷售權
(3)原料CO?消耗量:每年約5.4萬噸
以上稿件內容均來自旭化成官方信息。
旭化成集團創立于1922年,是總部位于日本的綜合化學制造商,曾入選世界500強。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旭化成集團2023財年集團銷售總額約為186億美元,員工總人數約5萬。
旭化成的在華業務始于1988年,目前業務主要分為4大部分:環境解決方案(離子交換膜、LiB隔膜等)、移動&產業(工程塑料、汽車內飾材料等)、生活革新(紡織品、電子材料·元件等)、健康(透析器、除病毒過濾器等)。目前旭化成在中國有法人公司20多家,員工約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