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關鍵時期,中國社會組織與國際伙伴攜手行動,共同應對全球塑料污染問題。為響應第五次政府間談判委員會會議(INC-5)的召開,“攜手行動:中國社會組織共同應對全球塑料污染”分享交流會于11月24日在釜山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及中華環保聯合會(ACEF)共同主辦,旨在分享中國民間組織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創新實踐與經驗,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注入中國智慧。此次邊會吸引了來自政府、企業、學術界及社會組織的多方代表。
與會人員合影
活動開場致辭中,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溫雪峰強調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表示“中國政府始終認為塑料污染治理需要政府與社會的協同努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塑料政策倡導負責人 Eirik Lindebjerg從國際視角出發,介紹了WWF的“凈塑自然”(No Plastic in Nature)項目進展,并贊揚了中國在多邊協議中的積極作用。他鼓勵民間機構在國際談判和全球環境治理中發揮橋梁作用,促進多方關注塑料污染治理問題。
邊會主辦方代表,中華環保聯合會國際部副部長倪垚指出,五家中國社會組織在塑料污染治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各有專長。他們選擇在INC-5談判前舉辦此次活動,旨在展示中國民間組織在塑料污染治理的實踐和思考,并促進各利益相關方深入討論,以達成共識和聯合行動,支持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國際談判。
在邊會中,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副組長王永剛概述了中國塑料政策的發展,并提到了“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GRPG是由多家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成立的,旨在促進塑料制品的可回收性和可再生性設計,改進廢塑料回收系統,強化再生塑料的追溯管理,并提升再生塑料的環保價值。
WWF北京代表處可持續藍色經濟項目主任張亦默闡述了WWF在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公約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PR)方面的工作,并強調了在INC-5會議上,各國需要采取果斷行動,支持所有關鍵要素,以確保達成一個多數國家支持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條約,這樣的條約將比一個完全自愿性的條約更為有效。
美國東北大學公共政策與城市事務學院教授、聯合國SPBF 高級顧問Maria Ivanova強調了大國和小國合作實施新塑料治理的必要性。擺脫塑料污染運動,亞太區域協調員Pinky Chandran分享了公約優先事項。
隨后,來自世界各地的民間社會組織介紹了塑料污染如何進入環境以及有效的回收做法。演講內容包括中國塑料垃圾脫毒計劃的運行情況,重點是電子商務平臺產生的塑料包裝垃圾(深圳零廢棄理事長毛達);如何將回收、再利用和再設計應用于中國大量出現的泡沫紅茶包裝,以大幅減少塑料的使用( 太平洋環境重慶代表處首席代表鄧萍);中國最新塑料回收技術概覽,重點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化學回收(東華大學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GRPG辦公室副主任李斌);挪威零售商如何成功利用塑料袋銷售利潤積累形成的 “環境基金 ”解決塑料問題的一些實際案例( 挪威零售商環境基金會國際事務首席專家Mari Kristin Martinsen),以及政府、行業和民間社會如何立體合作,防止塑料污染泄漏到環境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
會議最后,澳大利亞凱馬特集團(Kmart Group)高級可持續發展官馬一春先生、 德國雙仕SESOTEC中國區總經理茅潤潮博士、東華大學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GRPG辦公室副主任 李斌、北京零廢棄循環利用產業促進會會長抱撲再生BOTTLOOP品牌創始人劉學頌就生產者責任在實現環境友好型塑料供應鏈中的重要性進行了小組討論。
圓桌對話環節一
左起依次為主持人高楊及對話嘉賓馬一春、茅潤潮博士、李斌、劉學頌
在另一場討論中,在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總監盧之遙主持下,國內環保機構 “擺脫塑縛” 項目經理丁奕、自然之友氣候項目總監劉金梅分享了具體的項目案例,并一致認為在全球層面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全球條約的同時,需要更多社區層面的民間社會行動。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項目經理Chochoe Devaporihartakula和區域組織GAIA亞太區域塑料政策官員Arpita Bhagat分享了她們在塑料污染治理中的社會動員與政策倡導經驗,包括傳播敘事、關注國際談判進程、加強全球聯盟和區域合作,以及通過塑料條約進程推動國際合作。
圓桌對話環節二
左起依次為主持人盧之遙,對話嘉賓Chochoe Devaporihartakula、丁奕、Arpita Bhagat、劉金梅
中國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系統性政策措施,建立起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體系,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代表團表示,中國歷來高度重視塑料污染防控,通過系統性政策措施建立起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做好國內工作的基礎上,中國積極、建設性參與談判進程,與各方開展溝通和交流,推進會員國彌合分歧,努力為達成務實可行的國際文書作出積極貢獻。在INC-5期間,中國社會組織與國際同行深入探討,分享經驗并交流創新實踐,并聯合發布了塑料污染治理倡議書,呼吁全球各方積極支持并聯署,通過民間力量推動國際文書的達成。
隨著INC-5會議的正式啟動,本輪談判的成果將直接影響“全球塑料條約”能否順利達成。在這場“全球戰塑”中,中國的作用尤為關鍵。未來,中國社會組織與智庫機構將繼續講述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注入中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