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在上周召開的第十四屆亞洲涂料工業會議上,海洋化工研究院院長趙君表示,近年我國在海洋涂料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發水平已與國外相當,品種也從傳統型向中高檔方向拓展,環氧涂料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海洋涂料技術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隨著《國際控制船舶有害防污系統公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對我國生效,以及國際海事組織《船舶壓載艙保護涂層性能標準》、歐盟《殺菌劑產品指南》和REACH法規的實施,海洋涂料技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上世紀90年代,無毒、低毒、高固體分、無溶劑、長效等新型海洋涂料新品種不斷涌現,以環氧涂料為主體的海洋涂料已占整個新造船用涂料的60%以上,逐步取代了傳統的醇酸涂料和氯化橡膠涂料。
目前,海洋涂料正朝著高性能、節約能源和資源、施工方便、環保安全的方向發展。趙君說,這些因素相互牽制、相互影響,增加了研發難度。“十二五”期間,海洋涂料將不僅僅是防腐蝕,還要向功能化方向發展。防銹涂料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無毒防銹顏料和基料的水性化;防污涂料向無錫、低銅、無重金屬、無殺菌劑方向發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基體樹脂、新型防污劑及防污性能評價;內艙涂料,環保型涂料是研究重點,如飲水艙用無溶劑環氧涂料、油艙用高固體分環氧涂料等;新型壓載艙涂料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固體分厚膜涂料方面;以氟碳樹脂及含氟聚氨酯等改性材料作為水線以上船殼涂料面涂層基料是最佳的選擇;甲板涂料的發展方向主要是高性能、有彈性、防滑、質輕、耐磨、抗沖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