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此前,路透曾于10月20日表示,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于10月21日起上調成品油價格,以追隨國際原油價格升勢。但隨后,路透又于10月21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取消原定的上調零售燃油價格的計劃。
這次調價是發改委2010年4月以來首次調價。如果加上4月14日油價上調行動,從2009年3月25日到現在,國家發改委已經7次上調油價。
現在的成品油定價是根據國家發改委于2009年5月7日發行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進行。根據通知,當國際市場原油移動平均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10月24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國際油價的10月22日加權均價變化率已突破4%的國內成品油價“調價邊界條件”,達到了4.14%。
在市場普遍預期之下,發改委仍未發布調價通知,有分析師對此表示,4%只是調價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發改委在進行價格調整時還得充分考慮到其他因素,比如未來國際油價的走勢,以及國內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壓力等。
10月25日,新華社發表快訊稱,國家發改委表示,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力爭年內出臺,該機制將更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