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國經濟復蘇進入平穩期后出現一些波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5月,制造業PMI回落至48.8,較4月下降0.4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是弱項。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供需延續弱勢,市場活躍度下降,房地產去庫存壓力上升。4月,社融同比增加2729億元;企業和居民新增貸款分化,企業貸款增加6839億元,居民貸款減少2411億元。國際方面,美聯儲加息和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抬升了短期利率,對大宗商品市場流動性產生了較大沖擊,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落。
從本月石油化工行業景氣指數來看,指數值降至94.95,較2023年4月下降3.9個百分點,進入偏冷區間;較2022年5月下降1.01個百分點,降幅快速收窄。
圖1 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運行趨勢(歷史平均水平 = 100) |
|
理性看待短期美元流動性沖擊 |
5月初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上限提高至5.5%。5月中下旬,遲遲未能達成一致的美國債務上限使得短期市場票據利率一度上漲至6%高位。債務違約風險抬高短期市場利率,6月到期的票據利率一度超過6%,短期對市場流動性產生了較大沖擊,導致包括貴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回落。從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達成的初步協議來看,對2023和2024財年的財政支出并沒有實際影響,一旦債務上限問題解決,美國財政部需要發行新的美債來補充現金賬戶,這會促使美聯儲重新審視其縮表政策,以支持財政部的發債計劃。整體而言,雖然短期流動性受沖擊明顯,但從中期來看反而會加快美聯儲美元緊縮政策轉向,有利于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復蘇。 北半球高溫季即將到來 能源價格或筑底反彈 受到2022年-2023年暖冬影響,全球天然氣庫存明顯超過季節性水平,這導致全球天然氣價格大幅下降。以歐洲天然氣TTF(荷蘭交易中心天然氣)為例,已經從2022年8月的高點220歐元/兆瓦,下降至2023年5月的不到30歐元/兆瓦。天然氣價格下跌也帶動了煤炭、丙烷、甲醇等價格的下滑。從季節性規律來看,北半球的高溫季將很快到來:亞洲多地已進入高溫季,北美地區也會在6月下旬逐步進入高溫季,歐洲氣溫也明顯超過歷史同期水平。高溫會導致用電需求大幅上升,從而提振能源需求,能源價格因此筑底反彈的概率較大。 |
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展望 從景氣指標上看,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4月的反彈和5月的回落是成本利潤率大幅波動影響的結果,這是國際金融條件在美元貨幣政策收緊的情況下波動率上升的直接體現。刨除成本端的影響,石油和化工行業庫存水平持續改善,生產熱度持續升溫,新接訂單情況也有所改善,整體復蘇趨勢較為確定。預計6月隨著對成本影響因素的逐步消退,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會帶動補庫需求上升,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會迎來反彈。 |
注:
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編制,是石油化工行業的微觀景氣循環監控指標,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指數”“燃料加工業景氣指數”“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橡膠、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業景氣指數”4個分指數。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的景氣指標選擇以度量行業的潛在產出和經濟效益為標準,包括生產類微觀數據和行業效益類數據,生產類微觀數據包括:產能利用率、產品盈利能力、產成品庫存水平。基礎數據來源于與千余家企業建立的定期調研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