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記者日前獲悉,國家環保部近期將對所有行業啟動新一輪全面環保核查行動,其中包括草甘膦所屬的農藥產業。在去年底上報《有機磷類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后,草甘膦的環保核查還僅針對大企業,全面核查尚屬首次。如果核查不達標,相關企業將面臨停產甚至淘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員表示,此次草甘膦環保核查的主要內容還是草甘膦生產企業的三廢處理是否達標,重點是污水排放,即“甘氨酸法草甘膦生產的母液廢水”處理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相關企業只有停產,預計將因此淘汰一大批不具備污水處理能力的廠家。
中投顧問發布的一份《2011-2015年中國農藥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廢水是草甘膦生產的主要污染物。據測算,每生產1噸草甘膦原藥 就會產生1噸以上難以處理的廢水。該廢水具有污染物濃度高、毒性大、含鹽量高、難降解化合物含量高、污染物成分復雜、治理難度大等特點,將會帶來嚴重的水 污染問題。
據了解,由于甘氨酸法生產草甘膦會產生大量廢水,且國內大部分農藥企業的規模較小,沒有足夠的資金配置先進的環保設備,這使得中國草甘膦行業的水污染問題較為嚴重。而通過對污水排放設立標準,將能淘汰部分不具備污水處理能力的企業。
最新一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7月10日,我國登記在冊的草甘膦企業有130家左右,產能不小于1萬噸的有17家(占總產能60%),其中 產能不小于3萬噸的又有7家(占總產能40%),包括金帆達、新安股份、江山股份、華?;?、紅太陽、揚農化工、好收成等企業;剩余約110家左右產能未 達到1萬噸(占總產能40%)。上述人士分析,環保不達標的草甘膦企業停產將減少國內企業的總產能。
正是由于我國草甘膦產業中小企業眾多,污水排放問題嚴重,針對草甘膦產業的環保核查勢在必行。2011年11月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中國化工環保協會 和沈陽化工(000698,股吧)研究院共同編寫的《有機磷類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送審稿)已經上報國家環保部,環保核查將成為維持行業健康可持 續發展的有效手段。
據記者了解,在上述“標準”上報環保部后,針對草甘膦全產業的環保核查還屬首次(今年年初針對大企業的環保核查做過一次)。某行業研究員表示,此次環 保核查最受關注的并非其核查內容,而是其核查力度及核查效果,如果核查不達標的小企業直接被停產,那么產能將相應減少,在目前草甘膦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 國內龍頭企業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