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國內純苯市場近期迎來一輪持續拉升行情。8月24日,中石化純苯掛牌價再次上調200元(噸價,下同),升至8900元。自7月起,本輪已經累計上漲1600元,漲幅達22%。中石油及其他產苯企業也同步上調價格,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后市場新高,也是今年以來的首次單邊上揚行情。
綜合目前市場現狀,除原料偏緊推動、庫存下降助漲、國際貨源減量、迎接需求旺季等因素外,今年的新增需求預期大幅增長也是助推此輪行情的另一主要原因。但是,在行情持續看好的背景下,純苯持續拉漲后市場成交量已有萎縮跡象,對高位成交開始有所抵制。因此業內人士提醒:應警惕高位風險,不排除短期市場震蕩調整。
——原料偏緊推動 下半年以來,國內汽柴油大部分時間處于高位,雖然期間有兩次大幅下滑,但總體銷售價格仍然偏高,對于石腦油裂解企業來說,生產純苯還是不如生產汽油更有經濟效益,因此石油苯的原料來源受到限制,產出量持續下滑。并且受煤炭企業減產影響,焦化粗苯資源大幅減少,也因此造成純苯替代品焦化苯、加氫苯的持續減產。據了解,國內焦化苯綜合開工率只有40%左右,加氫苯開工率也不足55%。部分焦化苯、加氫苯企業因原料受限和加工成本高企,目前仍在停產待開,有的企業甚至已經轉產。原料偏緊因素,對國內純苯生產企業形成了價格方面的利好促進作用。
——庫存下降助漲 自4月份起,國內純苯市場現貨量持續偏低,華東整體庫存持續在2萬噸以下。并且在5月至6月份兩個月的行情下調過程中,市場人士采購積極性更加降低,特別是貿易商基本處于“零庫存”狀態下操作,為后市的貨源緊俏反彈積蓄了充足的動能。這造成了7月份價格上漲后,市場一度達到貨源難求、下游廠家被迫減產的境地。另外,7月初國際原油市場在創下今年新低后開始持續反彈,貿易商及廠家心態逐步向好,炒作心理增強,也助推了此次連續的拉升行情。
——國際貨源減量 據了解,國外如韓國、日本、新加坡純苯裝置在8至10月份期間均有部分檢修計劃,部分大型純苯裝置處于低負荷狀態,為增加儲備庫存減少了外發量。這也是造成亞洲市場近期連續回升的原因之一。雖然7月份國內進口純苯環比增長了98%,但均是5月份國際市場低價時進的貨源。由于國際純苯的持續升溫,內外差價拉大,進口純苯預計將進一步減少。如國際市場保持現有高位,不排除后期出口在7月份環比增長70%的基礎上再度增長。加之受純苯市場“金九銀十”旺季來臨的影響,提前備貨已成業內共識,繼續加劇國內貨源的緊張,這也是8月份國內純苯市場持續升溫的另一因素。
——需求增長拉動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下游企業增加產能消耗苯用量約297萬噸。包括下游苯乙烯、苯酚、苯胺、環己酮、己二酸在內的生產廠家截至目前總擴產192萬噸/年,若全部滿負荷開工將增加純苯用量約166萬噸/年。至2012年末,預計下游新增裝置總產能約352萬噸/年,如全部滿負荷開工將增加純苯用量約297萬噸/年。但是,截至2012年末,石油苯增加產能僅25萬噸/年,加氫苯預計2012年總增產136萬噸/年,加氫苯及石油苯總擴產產能在161萬噸/年。供需存在較大差距,這也是下游消費預期大幅增長所帶來的中長期利好。
但是,純苯下游如苯乙烯、苯胺、苯酚、環己酮、己二酸等產品雖然近期也出現普漲局面,但整體缺乏成交量配合放大,因而漲幅相對有限。并且部分產品如硝基氯苯卻出現了小幅下滑現象,苯胺企業也因純苯的連續上揚被再次逼近成本邊緣,對純苯市場支撐能力開始減弱。
另據了解,9月份起,揚子石化、盤錦乙烯、大連福佳大化裝置將重啟,華辰能源、撫順石化將產出產品,市場整體供應量呈增多趨勢。市場人士分析,市場價格繼續走高動力不足,高位調整風險也開始增大。在短期貨源偏緊上漲、下游無法有效消化的背景下,如國際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預計短期純苯市場可能以窄幅震蕩整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