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隨著我國氟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天然螢石資源愈來愈珍貴,價格也在不斷攀升。綜合利用磷氟資源是磷化工行業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氟化工的必由之路。“我國每年在磷礦開采加工過程中有近100萬噸氟被排放到環境中,如能全部綜合利用幾乎可滿足我國氟化工行業當年耗用的氟資源總量。”在日前于張家界舉辦的第五屆氟化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業界資深氟化工專家焦占忠如是說。
焦占忠介紹,目前我國氟硅酸的綜合利用主要集中在生產氟硅酸鈉上,品種單一、產品市場容量有限,導致效益欠佳。研究結果表明,利用氟硅酸可以生產氟鹽的多個品種,諸如氟硅酸鈉、氟化鈉、氟化銨、氟化氫銨、濕法氟化鋁、冰晶石等。而氟化氫作為無機和有機氟化物的基礎或者說母體產品,用途廣泛,市場容量大。其中,無水氟化氫因高達100萬噸/年的市場容量成為氟化工最大品種,氟硅酸生產無水氟化氫為磷化行業向氟化行業發展搭起了一座橋梁。人們愈來愈認識到利用氟硅酸生產無水氟化氫是最具產業前景的方向之一。
磷化工和氟化工分屬兩個不同的行業。過去磷肥行業沒有往氟化工行業發展的動因,只是近年來隨著氟化工行業的蓬勃發展和磷肥行業利潤降低才導致磷肥行業向氟化工行業轉向。利用氟硅酸生產無水氟化氫有助于磷肥企業向氟化工方向發展,有助于構筑磷礦石—氟硅酸—無水氟化氫—無機或有機氟化工高端產品的產業鏈,有助于磷化工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戰略轉型。
焦占忠告訴記者,用磷化工副產的氟硅酸為主要原料,第一步要先對氟硅酸進行氨化脫硅、鈣化制成人造氟化鈣。人造氟化鈣中的主要成分氟化鈣含量已經超過97.5%,主要雜質二氧化硅的含量小于0.2%,生產成本低于現市售天然螢石精粉的價格。第二步則采用類轉爐法生產工藝,將人造氟化鈣加工成無水氟化氫。該生產方法具有工藝成熟、氟回收率高、經濟效益好等特點,有效解決了磷化工副產氟硅酸生產無水氟化氫的技術難題,為氟硅酸的綜合利用開辟了一條新路。
目前國內整個磷肥行業陷入了產能過剩的困境,加上國際磷肥價格低迷,磷肥出口貿易面臨巨大困難,致使許多企業陷入虧損。由于磷肥是我國農業生產中必需的化肥產品,生產企業必須無條件保障供應,因此磷肥生產企業只有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大力延伸產業鏈,發展精細化工,努力開發多元化產品,積極實施以化養肥、以化促肥、全面發展戰略,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與此同時,氟化工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十二五”末,我國各類氟化工產品總產能將達到450萬噸,總產值預計將達到1500億元。當前無水氟化氫的產能約150萬噸,產量約100萬噸,產能和產量均位列世界第一。但我國的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焦占忠認為,以單線產量計,中國成熟的生產線單線最大產能僅2萬多噸,而國外單線產能已達8萬~10萬噸。我國正從螢石法和氟硅酸法兩個方面加快開發無水氟化氫國內工藝水平,通過對無水氟化氫系統關鍵設備如反應爐、精餾塔等的放大,開發螢石法國內單線年產能4萬噸和氟硅酸法2萬噸的生產線,從產能、能耗、資源來源等多全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結軌,全面提升中國無水氟化氫的生產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