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創的四川省化工行業,經過3年的恢復重建,目前已全面完成重建計劃,并且在重建中提升了行業水平,形成了特色產業鏈。今年1~4月,四川省化工行業銷售收入為2008年同期的1.87倍,地震重災區德陽、綿陽兩地化工行業增加值與2010年同期相比提高12個百分點,增速超過四川工業的平均水平。四川化工行業在全省工業的優勢地位得以鞏固和加強。這是昨日記者從四川省經信委了解到的。
德陽作為國家四大磷化工基地之一,經過3年科學重建,延伸了產業鏈,提升了產業等級,打造出了百億磷化工基地,建成全國重要的磷復肥基地和精細磷化工基地。2010年,該市磷化工產值已達到116億元。
四川龍蟒集團重建后,形成了以飼料磷酸鹽為主、肥料磷酸鹽為輔、工業硫酸配套的產業結構。目前,磷酸鹽綜合年產能達到110萬噸,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并遠銷亞、歐、美、大洋洲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龍蟒集團在災后重建中還成功進入礦產領域,充分利用四川攀西地區豐富的釩鈦資源,實現了釩鈦磁鐵礦采、選、冶的一條龍生產,并破解了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的世界難題。
德陽昊華清平磷礦在災后重建中把握“礦化結合”的發展戰略,實現了 “立足礦山、礦化結合、延伸產業、打造基地”的重建目標,該公司已開工建設60萬噸/年選礦、20萬噸/年磷酸二銨、30萬噸/年硫酸等產品升級換代項目,今年1~4月生產磷礦石40萬噸,提前60天完成了上半年的生產任務。
據介紹,災后重建還促使四川化工企業快速轉型。四川藍星機械有限公司原址恢復與異地重建并行,老基地僅半年全面恢復生產,短短一年時間就建成了總投資7.6億元、占地600畝的現代化化工裝備基地,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化工裝備制造企業。
災后重建還催生了全新的交流合作方式。為破解災后發展資金困局,四川鎣峰實業公司積極尋求戰略投資和合作,引進中國平安重組企業。該公司還先后投資5000萬元對恢復生產的穿心店生產區進行尾氣治理、工藝優化,尾氣排放比治理前減少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