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本周(11日-15日),國際油價上漲步伐戛然而止,連續2個交易日大幅下跌,隨后3個交易日雖然連續反彈,但截至周五收盤未能突破上周高點,全周跌幅逾2%。同時,國內大部分商品價格都呈現出持續下跌的格局。
本周初,多家機構的消息接連打壓油價。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美國及日本經濟增長預期,引發市場對于能源需求的擔憂,令11日國際油價大幅回落。
12日,一直看漲原油市場的高盛態度發生大逆轉,在繼前一交易日建議投資者在原油市場套現后,再次警告投資者說,國際油價將“持續回調”。國際能源機構在12日公布的石油市場月度報告中說,原油需求有減緩跡象,而且過高油價將影響全球經濟復蘇。而且日本政府當天將福島核泄漏事故級別提高至與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一致,核危機級別達到最高,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油價跌勢。
隨后幾日,受美元走弱等因素影響,持續反彈。北京中期研究院能源化工組高級分析師陳越強認為,利比亞因素對石油市場的影響略有淡化,但原油難出現趨勢性回落,地緣政治未有效緩解前油價仍將維持在高位。如果地緣政治未擴散到其他中東國家,原油在短時間內再次大幅沖高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地緣政治因素目前仍是隱患重重,不能掉以輕心。
國內方面,宏觀經濟數據公布,貨幣供應反彈明顯,CPI繼續高位上行,收緊流動性料將繼續,絕大多數產品走出了持續下滑的態勢。
豆油、菜油、棕櫚油國內三大油脂價格周跌幅皆超過3%,食用油拋儲效果比較明顯,油脂市場供應比較充足。軟商品方面,新棉播種開始,基本順利,且下游棉紗銷售部分處于停滯階段,庫存不斷增加,期現貨價格持續下跌,鄭棉主力合約周跌近4%;鄭糖跟隨外盤下滑,周跌幅近4.6%。鋼材方面,雖然螺紋鋼期貨價格震蕩下滑近1.6%,但現貨市場卻維持上漲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