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資訊:
一條小溪染黑沙灘
一條小溪穿過沙灘,如同濃黑的墨汁畫過,緩緩流入長江。走進仔細看,被染黑的沙灘上,有煤渣,也有不知名的化學品。溪流里的廢水呈暗褐色,溫度40℃左右,散發出一股瀝青味。
順著小溪往上走,進入一條小河溝。河溝的巖石被沖刷出一條條溝壑,也被染成暗褐色,瀝青味更濃。再往上走100多米,就進入了川慶化工廠的生產車間。廢水正是從川慶化工廠排出來的。
這是一家使用煤炭、硫酸、堿等原料生產燃料和燃料中間體的企業。前天中午,記者進入廠區時,車間正在“配料”,異味非常明顯。副廠長柏昌建一見面就訴苦,他說:“這些污染說來話長,我們一共被環保罰款了3000多萬元。”
該廠央視曾經曝光
柏副廠長的辦公室位于三樓。從窗戶往外看,一根煙囪正冒著黑煙,車間其他建筑顯得比較破舊,設施老化,土壤看不出本來顏色。
交談中發現,所謂“說來話長”,主要是指處罰和污染。早在2005年,市政府就曾責令川慶化工廠停產治理。當時的停產公告說,自2003年以來,該廠的廢水一直超標排放,最高超過了國家標準20多倍。
治理之后,這家工廠繼續生產,2007年又被央視《長江行動》曝光,主持人撒貝寧在川慶化工廠發現了戲劇性的一幕,記者兵分兩路,一路舉報,另一路守在排污口旁,舉報后不久,就發現噴涌的污水全部變清,成了清水。
央視曝光后,川慶化工廠再次進行深度治理。
中華化工網資訊
環保罰款創造天價
柏廠長說:“2008年,我們被市環境監察總隊罰款1300多萬元,我們哪里交得起?到2009年,又被追加了1000多萬元。今年法院準備強制執行,又追加了1000多萬元,變成3000多萬元了。”
記者從市環保局行政處罰公示表查閱發現,2008年8月4日,川慶化工廠確實被罰款1308萬元,但沒有查閱到追加2000多萬元的罰款記錄。從2008年到今年上半年,川慶化工廠由于違法排污,還有15次處罰記錄,但罰款金額比較小,總共不到100萬元。
從公示的情況看,1308萬元的環保罰款是目前我市最高罰款記錄。
繳了罰款還得治理
為什么至今還在亂排廢水?柏副廠長解釋:“主要是雨污沒有分流,污水收集不徹底,有一部分漏了出來。”
前天下午,市環境監測總隊執法人員趕到現場,督促其化工廠立即停止排放廢水,進行治理,可能再次作出處罰。
重慶德威律師事務所馬林達律師說,根據《重慶市環保條例》按日累加處罰的規定,環保罰款上不封頂,出現天價很正常。就是要用巨額罰款,讓治污無望的企業關門。首席記者 劉邦云
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