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一團紙漿放進水溶劑里,不到2分鐘就溶解,繼而生成絲狀的黏性纖維等產品。武漢大學張俐娜教授領銜研發的這項技術得到國際認可。日前,美國化學會纖維素和可再生資源材料分會主席宣布,張俐娜教授獲得2011年安塞姆·佩恩獎(AnselmePayenAward)。
據悉,該獎項自1962年設立以來,張俐娜教授是首位獲獎的中國人。
據介紹,由張俐娜教授和她的科研團隊經過12年的持續研究,開發了一種由氫氧化鈉、尿素和水構成的水溶劑。這種水溶劑經過冷凍可以迅速溶解紙漿,生產黏性纖維等多種化工基礎材料。該技術已經完成小試,工業化后有望將農業廢棄物(如棉短絨、蔗渣、蝦殼、蟹殼、豆渣等)變為有實用價值的新材料。此前,學術界和工業界一直采用有機溶劑加熱溶解的方法,除了能耗較高,所用溶劑原料價格也較貴。
安塞姆·佩恩獎是國際上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評委們認為:“張俐娜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開發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