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3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王夔在中國科技館做了題為可食植物成分與化學防癌的國際化學年專題講座。他表示,防控癌癥是一個艱難的目標,也是化學需要承擔的責任。預計今后二三十年,腫瘤預防領域的研究可能迎來突破性進展,對于化學而言將是一個重要機遇。
王院士指出,1911年,居里夫人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其貢獻之一就是發明腫瘤的放射療法;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了戰勝癌癥的法令,欲借助手術、放療和化療三位一體的方法,發動一場以知識消滅腫瘤的戰爭。然而今天看來,腫瘤對人類的威脅依然沒有消減,如何戰勝癌癥依然是舉世關注的難題。其中,血和尿等樣品的分析、擺脫有害的影像檢測方法、疾病發生階段的認定等諸多環節,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化學方法的突破。
王院士在講座結束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下各國對于慢性疾病的防控,還停留在世界衛生組織倡議的控制吸煙、飲酒等,即盡量防止出現疾病的層面,尚未進入以化學手段來預防的階段,即在已經出現苗頭的情況下抑制病情發展。他認為,化學與生物學、藥物學等領域結合,在預防醫學、預防藥學方面的研究被寄予厚望,將在未來的癌癥預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值得青年人為此付出努力。
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