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作為蘭州石化生產的最后一道關口,承擔著公司煉油生產污水、化工生產污水、周邊企業的生產污水及部分生活污水的處理任務。
從事多年環保工作的廠長朱家義說:“超排就是違法,要為下游人民負責。”為此,該廠將各項指標納入到對標管理工作中,形成“層層對標保達標,全員參與保目標”的對標管理機制。
該廠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QHSE安委擴大會,車間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環保生產工作會議,班組堅持每天召開班前班后會,分層對目標指標完成情況、質量管理、環保生產受控管理進行總結分析,查找問題,完善不足,制定措施。去年以來,該廠實現了4套污水處理裝置外排水質合格率100%,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源頭預防上,該廠積極搭建“上游異情、下游知情”的互動平臺,實施24小時不定時來水監測制度,嚴密監控來水水質,為確保環保設施安穩運行嚴把第一道關口。
在過程監控中,該廠重新修訂了各崗位操作規程,并制作了工藝卡片。分層制定了廠控工藝指標考核項目和車間指標考核項目,明確了一系列環保制度和細化管理措施。堅持每月進行工藝控制指標的專業檢查,將檢查考核結果公布在局域網。該廠還推行廠月崗檢,車間周檢,班組日檢,干部走動式管理和員工不定時巡檢制度,不斷夯實基礎管理,為確保水質達標排放奠定堅實基礎。
科技進步推動了該廠減排能力的提升。近年來,他們在采用新技術、新設備的同時,將技術改造與開展生產難題攻關活動相結合。針對制約裝置安穩運行、外排水質達標排放的生產難題和瓶頸,連續多年在工程技術人員中開展生產難題揭榜攻關活動,解決了30余項制約生產工藝和設備運行的問題,為裝置穩定達標排放和節能減排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該廠于2009年11月建成西北最大的1080噸/小時煉油污水深度處理裝置,該裝置采用氣浮、曝氣生物、超濾、反滲透膜等新工藝技術,去除了污水中的石油類、懸浮物、氨氮等有害物質,使出水達到一級脫鹽水鍋爐補水標準。投用8個月,回用污水達441.2萬噸,與同期相比減少排放量223.7萬噸,回用率由原來的39.68%提高至73.57%,使公司煉油噸水耗由0.85降至0.50以下,發揮了裝置的環保效益、節能效益和經濟效益。
蘭州石化污水處理廠不負誓言。去年,他們完成了外排廢水達標率99.2%以上、COD排放量不超過779噸、石油類排放量不超過30噸、污水回用量大于600萬噸等環境控制指標,環保能力再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