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這一天終于到來,但羅章理早已高興不起來。
羅章理所負責的是生物質柴油項目,自2007年入駐工業園區以來,至今沒有產出一滴油。
“生物質柴油在國際上是很吃香的,我們母公司的產品都銷售到歐盟、美國等國家。”羅章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內當時生物質柴油沒有完善的銷售標準,但是從現在來看,當時項目布局國內時,他們的估計還是太過于樂觀,以至項目匆匆上馬。
3年的時間,全國布局三個項目,一個未批,兩個“荒廢”。
3年的時間,丑媳婦終于熬成婆。
一直羈絆生物質柴油入市銷售的因素,明年將會成為過往。
游離于成品油零售系統之外的生物質柴油,從明年開始起就有了合法身份。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近日發布的生物質柴油調和燃料(B5)標準(下稱《B5標準》)將于明年2月1日正式實施,生物質柴油將正式進入成品油零售系統,并作為合法汽車燃料使用。
“賬面虧損20%”
持續兩個多月的柴油荒,使得人們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生物質燃料上來。
生物質燃料則包括生物質柴油、生物質乙醇以及生物質油。
生物質乙醇,此前由于中糧試驗推廣的乙醇汽車則被人熟知。
而羅章理所負責的項目就是生物質柴油。
“母公司是馬來西亞的企業,其生物質柴油技術非常先進,產品遠銷歐美。”羅章理表示,由于當時生物質柴油行業在國內又比較火熱,經過考察,公司于2007年開始在國內布局。
據介紹,公司同時在遼寧營口、江蘇揚州以及海南設點。“每個項目計劃投資額3000萬美元。”
根據現有材料查詢,我國早在2007年就頒布了 《柴油機燃料調合用生物柴油(BD100)國家標準》,但該標準只是一種化學品的產品標準。
依據此標準,大多數企業將產品銷售到卡車、漁船等動力機械領域。如果生物質柴油要進入成品油零售系統,還需要相關摻混標準。
羅章理坦言,項目的匆匆上馬,導致了如今的局面。
據介紹,依據國際市場上摻混標準,加上國內項目的火熱,他們曾樂觀估計國內標準也將很快推出。
“我們也曾找中石油等企業商談過,但是沒有銷售缺乏標準,產品即便生產出也無法進入中石油、中石化等銷售系統。”
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馬來西亞棕櫚油漲價等等,這些外部因素的影響使得項目有望再次擱淺。
“僅僅匯率一方面,我們賬面已經虧損了20%。”羅章理苦笑。
生產原料制約企業發展
其實,與羅章理一樣的并不在少數。
有媒體報道,天津本來為數不多的生物質柴油企業目前都處于半停產狀態。
天津益生能生物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陳冠益表示,冬季是北方生物質柴油生產的障礙季節。由于生物質柴油原料是廢棄物泔水油、地溝油等等,而這些原料凝固點低,冬季生產容易造成設備損壞。眼下包括其公司在內的一些公司,考慮生產成本后,都基本是半年生產半年歇業。
受原材料影響,北方企業半歇業,南方企業又如何?
“除了央企外,可以說我們企業在同行業中已經做到了前三。”浙江東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
然后這家國內頗具規模的生物質柴油生產企業,也同樣由于沒有足夠的生產原料而苦惱不已。
“生物質柴油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目前最大的發展瓶頸就是原料問題,沒有足夠的原料支持,生物質柴油產業是無法獲得長遠的發展;另外,對于生物質柴油產業來說,還有一個市場培育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將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告訴記者。
周修杰指出,在我國生物質柴油的生產基本上是以地溝油為主,但是我國對于地溝油并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回收機制,甚至有一些地溝油直接回籠生產為食用油,因而可用于生產生物質柴油的原料就更加稀缺。因此原料問題將是制約我國生物質柴油大規模產業化的最大障礙之所在。
產業發展或將提速
縱觀國內,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中糧等央企著力發展生物質柴油之外,目前國內各地民營生物質柴油企業已是星星之火。
而近期的柴油荒,使得生物質柴油入市銷售提上日程。
可以說,《B5標準》頒布實施顯然為生物質柴油打開了大門。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執行董事陳江認為,政策的出臺,必將吸引又一批資金進入生物質柴油領域,促進產業的規模發展,形成規模經濟效應,降低成本,增加產品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產業成熟發展。
“此次標準的實施只是生物質柴油產業化的一個開端,僅僅確立了生物質柴油的質量標準。在產業化的道路上還有一系列的東西需要去摸索和規范,比如說生物質柴油原料儲存的標準、生物質柴油加工過程的規范以及生物質柴油市場運行方面的管理辦法,特別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而不是放任市場自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