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電滲析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制造技術。該技術利用離子交換能深度脫鹽來克服電滲析極化而脫鹽不徹底,又利用電滲析極化而發生水電離產生H和OH離子實現樹脂自再生來克服樹脂失效后通過化學藥劑再生的缺陷,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興起的新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EDI技術已經在北美及歐洲占據了相當部分的超純水市場。EDI裝置屬于精處理水系統,一般多與反滲透RO)配合使用,,組成預處理、反滲透、EDI裝置的超純水處理系統,取代了傳統水處理工藝的混合離子交換設備。EDI裝置進水要求為電阻率為0.025-0.5MΩ·cm,反滲透裝置完全可以滿足要求。EDI裝置可生產電阻率高達18MΩ·cm以上的超純水。,()(
二、工作原理
一般自然水源中都會存在鈉、鈣、鎂、氯化物、硝酸鹽、碳酸氫鹽等溶解物。這些化合物由帶負電荷的陰離子和帶正電荷的陽離子組成。通過反滲透預處理,有95%-99%以上的離子可以被去除。反滲透產水的電阻率一般范圍是0.05-1.0 MΩ·cm,即反滲透產水電導率的一般范圍為20-1µS/cm。根據在實際應用的情況,EDI電去離子產品水電阻率的范圍一般為5~18.2 MΩ·cm。另外,原水中也可能包括其它微量元素、溶解的氣體(如CO2)和一些弱電解質(如硼、二氧化硅等),這些雜質在工業除鹽水中必須被除掉。但是反滲透預處理對于這些雜質的清除效果較差。因此,EDI的作用就是除去電解質(包括弱電介質),將水的電阻率從0.05~1.MΩ·cm提高到5~18.2 MΩ·cm。
三、EDI電去離子的三個相互條件
1)反滲透產純水進水EDI純水室后,純水中的離子與EDI模塊中的離子交換樹脂發生離子交換,從而從水中脫離;
2)入水水壓如低于0.2 Mpa需加裝管道泵被交換的離子受電性吸引作用,陽離子穿過陽離子交換膜向陰極遷移,陰離子穿過陰離 子交換膜向陽極移,并進入濃水室從而從淡水中去除;
3)水分子在電的作用下被不斷地離解為H+和OH-,H+和OH-將分別使得被消耗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連續得到再生。
2)入水水壓如低于0.2 Mpa需加裝管道泵被交換的離子受電性吸引作用,陽離子穿過陽離子交換膜向陰極遷移,陰離子穿過陰離 子交換膜向陽極移,并進入濃水室從而從淡水中去除;
3)水分子在電的作用下被不斷地離解為H+和OH-,H+和OH-將分別使得被消耗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連續得到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