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ng密封圈最早開始出現在19世紀中葉,當時用它作蒸汽機汽缸的密封元件。隨著工業的發展,由于其結構簡單實用、密封效果好,壽命長,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選用進口材質做成的o型密封圈,對比一般的橡膠材質具有更加優異的物理和化學性能。
A、回彈性、壓縮性、抗拉強度更佳;
B、耐熱性、耐高低溫性能更優異,極限溫度可達-60~
C、耐高壓、耐磨性更好,使用壽命長;
D、硅膠電絕緣性能,耐電暈性和耐電弧性更出色。但同時SIL材質中添加導電碳黑、鎳粉、鋁粉、銀粉,又可得適當之導電性(體積電阻可至5-0.02歐.cm);
E、硅膠o-ring具有更好的低溫彈性、高透氣性、耐氧化和臭氧性;
F、耐腐蝕性,與大多數的油、化學物和溶劑兼容。一般硅橡膠耐酸堿性佳,耐極性溶劑尚可,不耐烷氫和芳香族油品。
二、橡膠臺灣進口O型圈的收縮率
密封圈的收縮率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準確的計算公式,還只能以憑借經驗估計或者通過積累實際測量數據作為參考。但O型圈的收縮率對橡膠制品廠和模具設計者和制作者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在平時的工作中,只要有機會就應該多多加以積累。那么橡膠O型圈的收縮率一般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A、與硫化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收縮率越大;
B、橡膠制品填充劑量越小,收縮率越大;
C、硫化制品的含膠量越大,收縮率也越大;
D、值得一提的是,成型模具是多孔模腔的時候,中間模腔硫化o型圈的收縮率比邊緣模腔硫化制品的收縮率要大一些;
E、膠料壓延方向和在模具中流動方向的收縮率一般要大于垂直方向的收縮率;
F、小線徑的同比大線徑o型圈的收縮率要大一些;
G、密封圈硬度越低、膠料可塑性越差,收縮率越大。
三、O型圈等橡膠密封件進貨檢驗規程
O型圈等橡膠制品在詢價、訂購、發貨、收貨、使用等一系列過程,其中的收貨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實際上是對所訂購的產品在使用前進行相應的把關。在此,臺灣旭美克密封XOK,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1) 目測包裝是否有損壞的情況,以免密封圈受損;
2) 核對密封圈外包裝上所標示的規格尺寸、材質硬度、數量和顏色是否與銷貨單上吻合;
3) 目檢密封圈是否有毛刺、不良飛邊、凸凹點和破損等不良現象;
4) 核對數量:如果為大規格的,數量不多的情況,可以采用點數的形式;如果規格小,且數量比較多,建議采用電子天平核以秤重的方式核對每一包密封圈的數量;
5) 尺寸和公差確認:可以采用游標卡尺測量密封圈的尺寸,以抽檢的形式進行。抽檢規則建議:數量500~1000個,抽檢5%;數量1000~5000個,抽檢3%;數量5000~10000個,抽檢2%;數量10000個,抽檢1%。
以上如有任何問題,需要及時聯系供應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