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于易受化學侵蝕的設備基礎區域灌漿。
3、用于軌道基礎,橋梁支撐座等受強壓力區域灌漿。
4、用于錨栓鋼筋植入及建筑結構混凝土補強加固。
★性能指標范圍
檢測報告
|
檢測結果
|
||
1
|
流動度(mm)
|
275
|
|
2
|
豎向膨脹率(%)
|
≥0.02
|
|
3
|
28d抗折強度(Mpa)
|
5~10
|
|
4
|
28d中性低化抵抗性(mm)
|
<5.0
|
|
5
|
抗壓強度(Mpa)
|
3d
|
20~30
|
6
|
7d
|
40~50
|
|
7
|
28d
|
75~90
|
|
8
|
鋼筋粘結強度(Mpa)
|
圓鋼
|
≥6
|
9
|
螺紋鋼
|
≥13
|
一、表面預處理
接觸CGM-100無收縮環氧樹脂灌漿料的混凝土表面,須鑿除其表面浮漿并露出堅實基層,保證灌漿面清潔,干燥,無油脂。混凝土接合面外邊緣磨出25mm厚倒角邊,以增大邊緣處灌漿料與基礎粘合面積;需要粘合的金屬表面還應無銹蝕(達到sspc-sp6的光潔度要求)。
二、支 模
模板須堅實,搭接牢固,其內側涂抹油脂、蠟或粘貼pvc膠帶以便于脫模;為了便于傾倒及安裝100mm以上。在模板內側灌漿水平高度上釘25mm厚45度斜角木線條,避免澆筑體邊緣應力集中。
三、施工說明
環境溫度包括混凝土基礎及空氣溫度。為獲得最佳的工作狀態,施工時及隨后24小時內環境溫度最好控制在15℃~32℃,20℃最為適宜。夏季施工避免中午高溫,必要時應搭建遮陽棚;冬季氣溫較低時,應在灌漿區域搭建暖棚升溫,保證施工環境溫度大于15℃,施工宜選擇中午。
四、配 料
1、用于提式攪拌器(200-250rpm)先將A料、B料分別攪拌均勻(長期放置有沉淀現象)后,再按照A料:B料=1: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勻,攪拌時間約3分鐘。
2、在低速大功率攪拌機(15-20rpm)中按照A:B:C=1:3:30的比例加入C料,使A料、B料、C料充份混合均勻,混合時間約5-10分鐘,在氣溫較低時為了保證混合物的流淌性,可以適當減少C料的用量或適當加水攪拌均勻。
五、灌漿方法
1、灌漿應從一側灌向另一側;灌漿過程中可擠壓但勿震搗,以避免夾雜空氣滯留其中;灌漿距離大于1.5m時,應使用高位灌漿漏斗法,利用重力壓差原理輔助灌漿。
2、灌漿工作必須連續盡快完成。
3、單次灌漿層厚度控制在25mm~350mm之間;單次螺栓孔灌漿深度小于1500mm;灌漿體積超過1.8m×1.8m×150mm時,需要用搶抹板于基礎面粘置伸縮縫預留條,灌漿終凝后將其表面部分去除,再采用密封材料制作伸縮縫。
本產品使用超出廠商控制,本公司不承擔由于使用不當而產生的任何責任,使用時請參照本說明書,相關問題請咨詢當地經銷點或本公司技術服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