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硅烷提高附著力是針對于無機底材,例如金屬,玻璃等,因為無機底材表面含有-OH集團容易和硅烷水解后SI-OH發生脫水反應,才可以增加附著力,但對有機底材是不適用的。
其次,硅烷的水解的集團是SI-(O-R)3(R一般是甲基或已基,但部分國產產品是沒有替代完全的CL-),其中水解開的甲醇或乙醇會隨即揮發掉,另外留下的SI-OH會和無機底材發生脫水反應,起到增加附著力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SI-是4價健,水解后有3個SI-OH,硅羥基之間也會發生自縮聚現象,所以使用硅烷一定要控制PH值(PH=4.5經測驗是硅烷水解最充分,自縮聚最慢),自縮聚是不可避免的,硅烷部分自縮聚可以形成空間的網絡結構,增加涂料的交聯密度,增加涂層的耐化性。硅烷的另一端(例如:環氧,氨基,甲基丙烯酸脂等)和樹脂體系反應,達到和樹脂交聯,這樣硅烷就可以很好的在樹脂和底材之間做一個橋梁作用,達到增加附著力的作用。
其實硅烷有另一個作用,可以用來處理顏填料(炭黑除外),用硅醇健和顏料結合,有機集團和樹脂結合,可以達到降低體系粘度,幫助分散顏料的效果。其中有支產品可以幫助處理因為消光粉吸油量太大而引起附著力促進劑體系粘度太高影響流平的問題,使用特殊的硅烷可以包裹住消光粉,阻隔消光粉絮凝,降低體系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