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位于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內的英國獨資企業———先尼科化工(泰興)有限公司高端顏料DPP紅車間順利投產,比預定時間提前半年。該項目全部投產后,泰興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高端顏料DPP紅生產基地。
同樣位于該開發區的協聯眾達(泰興)有限公司,一期苯酐項目本月剛投產,二期工程又緊鑼密鼓地展開。明年7月二期工程投產后,該企業產能將居全球前三位。
園區瞄準大項目,企業發展上規模。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沖擊,泰興市試圖將“陣痛期”轉為“蓄能期”,謀求彎道超越。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市大部分經濟指標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6億元,同比增長12.9%;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5億元,同比增長11.5%。
打牢“蘇中第一方陣”基礎
“我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打牢‘蘇中第一方陣’的基礎。”面對一組上升態勢明顯的經濟數據,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持謹慎態度。
泰興工業經濟有良好的基礎,近年來一直處于“蘇中第一方陣”。“追趕蘇南只是遲早的事”,許多人這么認為。
樂觀的論斷很快受到挑戰。直到2007年底,一般預算收入排名蘇中第二的泰興市,竟沒有一家企業開票銷售超過20億元,也沒有企業凈入庫稅收超過1億元。而同期的姜堰、興化市都已出現多家這樣的規模企業,臨近的靖江市僅一家造船企業的銷售收入就達到泰興30強企業的總和。
“缺少大企業、大項目支撐,泰興發展缺乏后勁。”張兆江說,即使沒有全球金融危機,泰興經濟發展也會有危機。
事實上,2008年底,該市一般預算收入已掉到蘇中第6位。
“認清危機和困難后,就要通過跨越發展的目標凝聚人心、激勵信心、鼓舞斗志。” 張兆江說。去年主題教育期間,泰興市委提出“打牢蘇中第一方陣,追趕蘇南第二方陣,學趕蘇南第一方陣”的發展目標。而在今年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該市進一步強調“確保年內全面達小康”目標要求。
充實“一區四園”
去年下半年,泰興市四套班子領導每人領到一道“考題”。
針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難題和瓶頸問題,該市領導就25個課題分別開展深入調研。到目前為止,25份調研報告中,有16份已轉為該市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意見,其中,有關“一區四園”發展的意見最引人關注。
近年來,在泰興的經濟版圖上,已逐步形成泰興經濟開發區和虹橋、黃橋、城東、農產品加工四個工業園的“一區四園”集聚發展模式。為進一步實現“集中、集聚、集約”發展,該市對園區管理、分配體制及鄉鎮考核政策都作了重大調整。
按照新出臺的意見,園區以外的鄉鎮今后不再供地,所有工業項目,一律采取“飛地”政策進一區四園。今年起,對各鄉鎮實施差別化考核,園區所在鄉鎮不再下達工業經濟指標。“黃橋鎮重點考核小城市建設,蔣華、七圩等鄉鎮重點考核服務園區建設的情況。”張兆江舉例說。
據介紹,去年以來,該市“一區四園”已接納千萬元以上項目92個,總投資131.96億元。預計今年“一區四園”經濟總量將占該市經濟總量的65%左右。
危機中“轉型”
今年初,泰興市有關企業得到一條重大利好消息。該市有關部門將按“最簡審批程序、最快辦結速度、最低收費標準”要求,集中開展工業企業土地和房產權證補辦工作,以破解中小企業貸款抵押難問題。
從政策扶持入手,去年以來,該市先后制定出臺鼓勵民營經濟發展、鼓勵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系列政策意見。
這些意見的核心內容離不開兩個要素:制造業升級、服務業擴容。
“經濟困難的時候,也是我們進行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最佳時機,所有措施都要為實現‘彎道超越’打基礎。”張兆江表示,當務之急是培育一批在轉型升級方面走在前列的龍頭企業,使之成為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領頭羊”,努力在國內乃至全球行業中贏得更多的話語權。
泰興素有“減速機之鄉”的美譽,擁有200多家生產企業。但多數企業處于低端層次,高端產品不足,同質競爭激烈。為改變這一現狀,該市積極打造國家級減速機檢測中心,為產業升級打造技術平臺。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成為泰興市經濟轉型的另一個重要內容。目前,該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在一份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文件中,該市明確,今后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逐年增加1個百分點以上,力爭三年實現“三個百億”目標,即打造百億沿江大物流、百億城郊大市場、百億城中大商貿。
“目前不要談成績,我們最大的閃光點是信心很足。”張兆江接受記者采訪時反復強調。
聯系人:李經理
電 話:13585014777 0510-66030222
傳 真:0510-82696606 http://www.tx19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