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農藥提升食品口感,讓道德良知走向何方?
可能你聽說過制作假茅臺酒敵敵畏是少不了的,加了敵敵畏,茅臺才更有茅臺味;你可能也聽說過撒了尿液的高梁酒會更香;你更知道“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豬肉,但你可能萬萬想不到,現在居然還有人利用劇毒農藥來提升食品的口感!8月20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在山東某地的一家“地下食品作坊”,記者不光看到一些餅干、辣條、薯片散放在有雜物的桌子上,室內蒼蠅飛來飛去,衛生條件惡劣,女工們用手將食品裝入印有“奧森傲”、“好利友”的包裝袋中,還發現一個盛裝農藥“甲胺磷”的塑料桶!聽到了如此解釋。記者聽到的解釋是,甲胺磷能提升食品的口感,吸引顧客購買,只要控制好用量食用后就不會出問題!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種廣譜高效殺蟲劑,常用作農藥。在臺灣的商品名為達馬松、在中國大陸的商品名為多滅靈。由于毒性強,在日本等部份國家已禁用,中國大陸從2008年起亦公告停止生產及使用。甲胺磷對人體有很大傷害,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直至死亡。
泛濫的“化學添加劑”等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接二連三爆發以來,自中央到地方都架起了食品安全的高壓線,系列檢查、監管和問責不斷為公眾熟知。的確,近段時期食品安全局面大有改觀,人們放心許多。但是,想不到,在利益面前,竟然有人利用農藥提升食品口感!長此以往,社會道德、個人良知將只能走向徹底淪喪這個方向!
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我們政府的職能部門也應該進行反思,應該思考在“堵”的同時也要進行“疏”,也即在打擊的同時,也要宣傳能提升食品口感的新型、允許使用并對人體完全無害的食品添加物。其實有很多可以提升食品口感口味的食品添加物,在國外已經大范圍使用,而在我國卻知之甚少,更不談使用,比如肉桂酸鉀。
肉桂酸鉀是最新一代的食品防腐劑,其不但能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還能大大提升食品的口感口味,最大特點能使人的味覺對其產生很強的忠誠選擇性。肉桂酸鉀用量少,綜合使用成本低;對人體完全無害,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嚴格限制各種防腐劑的使用量,但卻認為肉桂酸鉀屬于無毒品,對產品用量以及人體每日攝入量不作任何限制。